沈一貫現(xiàn)在有點摸清楚皇帝的想法和套路了,簡而言之就是接著蕭如薰的聲勢打壓群臣,讓群臣抬不起頭來的同時,也倍感迷茫。
畢竟他們的宦海生涯之中從未遇到過超脫規(guī)則之外的武將,上一個武將黃金世代當(dāng)中的兩大領(lǐng)頭人戚繼光和李成梁都被張居正馴服,成為張居正的得力助手,文官們從未遇到過強悍的超脫規(guī)則之外的武將。
所以他們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如何應(yīng)對蕭如薰的辦法,也不知道如何引導(dǎo)輿論,畢竟蕭如薰干掉的是北虜,你難道能說殺北虜不正確嗎?
光是嘉靖年間北虜兵臨北京城還有此次兵進紫荊關(guān)的事情就讓天下輿論不可能支持他們,對于大明這樣一個秉持對外強硬政策的政府來說,政治正確就是殺敵,為敵人說話的人別說軍隊了,文官內(nèi)部就能弄死你。
文官們雖然不敢上陣殺敵,但是敢于對任何違背政治正確規(guī)則的人施以正義的鐵拳,這是毋庸置疑的。
你要是敢弄出這種事情,說蕭如薰殺的人太多了,擱宋朝是能搞死蕭如薰,但是放在明朝就難了,更別說蕭如薰背后還有皇帝的寵幸。
這一點文官們倒不陌生,皇帝寵愛某個特定的武將,在之前歷代皇帝的統(tǒng)治時期也不是沒有發(fā)生過,比如成化年間幾乎滅亡女真的趙輔,還有蕭如薰之前的遼東驍將李如松,那都是皇帝絕對不問罪,相反還要找文官麻煩的類型。
對于這一點,文官們是沒有任何辦法的。
這種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的事情沒人愿意去做,可是沈一貫不是一般人,他深諳政治游戲的規(guī)則,知道皇帝的心理和套路。
萬歷皇帝比起他的爺爺嘉靖皇帝差太多了,嘉靖皇帝憑自己的智力玩弄群臣數(shù)十年,而萬歷皇帝有嘉靖皇帝的態(tài)度,有更為堅韌的意志,卻沒有這份能力。
沈一貫也不止一次的揣測,如果嘉靖皇帝的智力能遺傳給萬歷皇帝,那萬歷皇帝搞不好真的能重新奪回失落的皇權(quán),把大明朝給徹底整理一遍。
但是很可惜,萬歷皇帝只是一個正常人,沒有嘉靖皇帝那么妖孽的智力。
只是,饒是嘉靖爺那種妖孽的智力,面對一代一代前仆后繼綿延不絕的精英文官們,也不免在年老體衰之后露出了疲態(tài),被看穿套路的他再也無法順利的掌握朝局。
他生命中最后幾年被徐階給完全控制了,剛剛咽氣,徐階就讓張居正給擬了一份痛罵自己的遺詔,他的兒子也不爭氣,老爹死了,他的年號居然叫隆慶,何其諷刺。
朱翊鈞不可謂不是一位果決之君,只是大權(quán)旁落的他,名義上還掌握著天下至尊的權(quán)力,可實際上,在文官群體共同進退拒絕舊套路的情況之下,玩不出新花樣的他能做到的十分有限。
所以到最后,萬念俱灰的他只能用不上朝不見群臣的方式做消極抗議。
實際上他也很清楚,什么缺官員得不到彌補,什么沒有他的命令無法晉升遞補搞得朝廷一團亂麻,中華這片大地上可以不出英雄可以不出敗類,但是唯獨不會不出官僚,官,永遠都不會缺!
皇帝孤身一人實在是搞不過群臣,面對朝局逐漸走向敗壞的局面,他卻不能做到實質(zhì)性的調(diào)整,早年被張居正馮保聯(lián)手壓制的記憶又太過深刻,使得他也不能信任太監(jiān)會真正的幫助自己,所以,他沒有幫手,只是孤身一人。
本該是至死無解的局面,可是眼下,卻出現(xiàn)了新的變數(shù),也難怪皇帝如此激動,甚至于激動的有點……亢奮!
沈一貫細細思量之下,滿滿的察覺到了皇帝的意圖,大致分析出了皇帝的想法,加上這些天蕭大亨從駱?biāo)脊抢锱獊淼牧闵⒌那閳?,一個較為完整的脈絡(luò)圖在沈一貫的腦海中緩緩成形。
這是一場在戰(zhàn)場之外的政治決戰(zhàn),而這場決戰(zhàn)的結(jié)果將會決定大明朝未來的走向,到底是被皇帝武將聯(lián)手拖回永樂時代,還是被文官們撥亂反正成功,繼續(xù)這份難得的輝煌。
沈一貫此時頗有一些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,每天看著那些迷茫的不知所措的同僚們,沈一貫都能感受到了來自于智商上的優(yōu)越感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