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曰:“學(xué)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(xué)則殆。”
......
這破題,有太多的子曰可以寫,但是卻又感覺難以下筆,考生們,頓時抓耳撓腮,神情著急。
有時候就是這樣,看似簡單的東西,卻極其復(fù)雜。
最終不少考生,便選擇摘取其中一句,順著寫下去。
鄧太安自從看到這個題目,就緊皺眉頭,陷入沉思。
第三場考核,注定要淘汰大半的人,出這樣的題目,自然有其用意。
他雖然是內(nèi)定人員,但是若在其中表現(xiàn)的好的話,沒準(zhǔn)還能被柳齋長看上。
以后,中了舉人,去了舉人院,依舊是C位的存在。
鄧太安逐一分析文章的切入點。
若是從論語中,摘取一句話來論述,就算你寫出朵花來,都毫無亮點。
要想寫出彩來,就只能跳出書本,從宏觀的角度去看待這個題目。
不得不說,鄧太安還是有兩把刷子的,完全掌握了考官的心里。
這道題目,要寫好,除了有強大的基本功之外,還要有敢想敢拼的精神。
很快,鄧太安就來了靈感,想到了破題。
“子曰,圣人之言也,吾輩將上下而求索!”
這個破題,既拍了孔圣人的馬屁,又表達(dá)了自己求學(xué)之心,可謂破的極好。
鄧太安對這個破題也很滿意,順著這個思路,很快便寫好了一篇錦繡文章。
寫完最后一筆,鄧太安放下筆,而后,不由得朝著唐寅看去。
只見這家伙,面前的宣紙,空空如也,一個字都沒寫,筆都沒動過。
第三場考核,也就給了半個時辰的時間,此時已經(jīng)過去大半。
唐寅這是不準(zhǔn)備寫了?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(jìn)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