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陽到金陵,可走陸路,亦可走水路。
陸路直線距離只有一天的路程,水路則要兩天。
不過,若是不趕時間的話,走水路要舒服一些。
畢竟水路不顛簸,還能欣賞沿途的美景。
青陽通往金陵的河面上,一艘客船在江心緩緩而行。
客船上,唐寅和老方站在船頭,欣賞著沿途的景色。
老方顯得有些興奮。
在青陽縣待了幾個月,他都快淡出鳥來了。
和唐寅在一起,論武力,他不敢下手,論智力,他被碾壓。
這種日子,憋屈的簡直沒法過。
要不是李靜交代他,要寸步不離保護唐寅,他都想回京,找那幾個老兄弟切磋武藝去了。
唐寅看著激動老方,不由搖了搖頭。
青陽的事情,已經(jīng)走上了正軌。
織坊已經(jīng)建造完畢,織工也到位,就等北絨人運羊毛過來了。
要知道,這個時代能保暖的衣服,可比一般粗布衣裳要貴了許多。
一匹布一兩五錢銀子,可以制作12-15件衣服,平攤下來,一件衣服也不貴。
然而,棉衣則是貴的嚇人,一件棉衣就要八九百文,還有價無市。
倘若羊毛衣裳能夠批量生產(chǎn),按照唐寅的估計,則只需要兩三百文就行。
這樣一來,不僅北絨人能夠過冬,大明百姓也有衣裳保暖。
這次唐寅去見太子趙睿,便是敲定銷售渠道。
畢竟按照唐寅的估算,北絨那里的羊毛產(chǎn)量驚人,僅僅北絨人是吃不下那么多的。
還需要布商們,將多出來的羊毛裳,銷售大明各省,或者是賣到周邊的國家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