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南也在走神。
他在琢磨怎么還禮。
這么貴重的房契,不可能真的白要,“我也送你一份大禮,恭喜你升官?!?br/>
說著,掏出一張寫滿字的紙,在唐玄眼前晃了晃。
唐玄勾唇,“我得看看夠不夠‘大’?!?br/>
司南:……
是不是有輛小火車污突污突地跑過去了?
“木耳培植?”唐玄挑眉,“木耳不是生在野外嗎?”
“也可以人工培植,只要給出恰當?shù)臈l件,優(yōu)選菌種,會比野外自然生長得更好?!?br/>
其實宋代已經有人種植木耳了,只是大多集中在西南山區(qū),地處偏僻,山民們以此為生,不愿外傳,這才一直沒普及。
司南大二那年,因為玩游戲沒搶上本專業(yè)的選修課,被隨機分配到了農學專業(yè),跟著那位頭發(fā)花白的老教授下了三個月大棚。
老教授當時就說:“我教給你們的東西,不是看兩頁書、背幾道題就能學會的,這是能拿來吃飯的手藝,萬一哪天穿越了呢?”
老教授還特意瞅了他一眼,“比如這個小伙子,五官端正,雙目有神,我看著就挺有穿越的潛質?!?br/>
此時此刻,司南恨不得給老教授打了電話——您跟穿越大神是親戚吧?不然怎么一說一個準兒?
唐玄在看方子,表情略顯凝重。
司南趁機夸道:“種木耳的好處在于不用良田平地,找個荒山就行,方法得當,一年能收好幾茬,比種糧食、種果樹劃算得多?!?br/>
這個時代,野生木耳難得,行情一直不錯,他原本想自己種來著。
司旭在崔家寨買了幾百畝荒山,因為價賤,當初家里出事時便沒往外賣,到現(xiàn)在一直荒著。
司南想著鋸些椴木搬到山上,埋上菌種,請人看顧著,一年收上幾茬,若賣得好,幾年就能掙出一間鋪子。
唐玄想的是另一件事。
無憂洞被剿,除了作惡多端的賊人外還查出數(shù)萬名無家可歸的流民,老的老,小的小,不能服役,也不能入伍,這些人如何安置,實在讓官家頭疼。
若能找個地方種上幾百畝木耳,只需每日澆水、采摘、晾曬,老人和孩童都能做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