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氏嫁給于三兒的時候,于三兒已經(jīng)脫了奴籍,能說會道,長得也好,用司家給的錢盤了一間小小的酒坊,日日都有不錯的進(jìn)項。
對于胡氏來說,已經(jīng)是最好的選擇了。她卻不想這些,只知道嫉妒月玲瓏。
她就像潛伏在陰暗處的一條毒蛇,只等著咬月玲瓏一口。司家人過得不好,她心情就好了,這已經(jīng)成了一種扭曲的執(zhí)念,根植在她心里。
如果這次她不死,以后還會更瘋狂地對付司家人。于三兒、于三娘都搭進(jìn)去了,都沒讓她有絲毫悔意,于大娘、于二娘,還有于七寶都不能幸免。
“我不后悔,一點都不后悔!”
“她說如果大郎哥不肯娶,就賣掉我,拿著錢離開汴京!我親耳聽到她跟徐婆子說,連出京的船都雇好了!”
“如果不是大郎哥力保,咱們姐妹三個會被充為軍妓、七寶貶為奴籍,她偷錢的時候,可想過這些?”
于三娘聲聲控訴,嘴上說著狠話,實際不斷發(fā)抖。她是自責(zé)的,盡管胡氏那般害她,她還是控制不住地自責(zé)。
于大娘抱住三娘,放聲大哭:“不是你的錯,要怪就怪我,是我站出去作證的……老天爺,要下地獄就讓我一個人下吧!”
二娘、七寶也哭成了淚人。
是他們親口作證,將生母送上了斷送臺。
一生的陰影,要如何治愈?
于家的厄運并沒有就此終結(jié)。
于大娘成親的日子定在了八月二十,嫁妝前幾天剛送過去,如今出了這么大的事,男方又原封不動地抬了回來。
對方并非刻薄人家,雖然沒把胡氏的過錯怪罪到于大娘身上,然而,結(jié)親是兩個家族、乃至兩個姓氏的結(jié)合。
于三兒坐牢,對方看在于大娘的面子上,忍了;沒承想,沒過多久胡氏又要被砍頭,男方那邊說什么也不愿迎于大娘進(jìn)門。
于七寶氣壞了,像個小男子漢似的站出來,攔著對方,不讓他們把嫁妝抬進(jìn)門。
這樁婚事是于大娘千盼萬盼的!
未來姐夫和自家從小相識,最是忠厚老實!
于二娘哭著求。
于三娘也難得軟下態(tài)度,打起精神,好聲好氣地解釋。
然而,沒有用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(jìn)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