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是這些自恃甚高的皇親貴胄,也想不到還能用吃食“作畫”。還不是普通的畫,而是《千里江山圖》!
用食物拼出來的畫,說不上多精細(xì),貴在這份巧思。
司南拍了拍手,宮人們依照事先排列好的隊形,半蹲著,將食盆舉至頭頂,一份份“卷軸”拼接起來,組成整幅畫卷。
離遠(yuǎn)些看,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山水圖景!
眾人皆是驚嘆。
趙禎撐著龍椅,顯然很滿意。
司南特意解釋:“這幅畫并非小子所作,是聽一位云游的僧人說的,具體畫作沒有見過,只知作畫之人名為王希孟?!?br/>
其實,《千里江山圖》作于宋徽宗時期,這時候還沒出現(xiàn)。司南猶豫過,要不要用別的,后來實在沒舍得。
他太喜歡這幅畫了,喜歡它的配色,也喜歡其中飽含的情懷。初三暑假,他在自家火鍋店打工,賺來的第一筆錢就買了一幅《千里江山圖》的拼圖。
那幅拼圖陪伴了他的整個高中時期,壓力大的時候、不開心的時候都會拿出來拼一拼,總共拼了不下上百回,每一寸畫面都記在了腦子里。
對于在場之人來說,這些都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這份巧思讓官家、讓在場的所有宋人長了臉。
諸位朝廷肱骨瞧著司南的眼神頓時不一樣了——這氣度,可不是區(qū)區(qū)一個“小男寵”能有的!
夏國來使陰陽怪氣:“小小年紀(jì),口氣不小,這圖真有一千里?牛皮都要吹破了!”
司南挑挑眉,看向趙禎。
趙禎隱晦地點了點頭。
司南的口才他早就聽說過,相當(dāng)放心。
司南清了清嗓子,笑瞇瞇地回:“想來貴使沒有聽過‘神韻’之說,也不懂‘夸張’修辭,沒關(guān)系,小子不會跟您計較,畢竟夏國文字剛剛推行二十年——哦,抱歉,確切說是十九年——不像中原文化這般博大精深?!?br/>
夏國使臣面紅耳赤。
西夏自元昊稱帝方才創(chuàng)夏字、建蕃學(xué)。蕃學(xué)中所教授的,依舊是用西夏文字翻譯的《孝經(jīng)》、《爾雅》等儒學(xué)經(jīng)典。
所謂先撩者賤,還撩不過人家,就是又賤又蠢。
別國使臣皆是暗笑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(jìn)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